Read | 火花 | 读《扫地出门》

图片

(豆瓣8.5,普利策奖最佳非虚构图书)

1

有的书读得太多甚至影响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我几乎一直是在压抑的状态下阅读《扫地出门》,而作者在调查、写作的过程中,则抑郁了更多年。

《扫地出门》是马修·德斯蒙德以在场者视角写的社科著作, 它描述了美国贫困阶层的一个状态:贫穷、失业、家庭支离破碎、毒品犯罪缠身,深陷泥潭的人们几乎无法脱困,而其中最有力的束缚,是暴利和剥削的租房市场。

租房者每个月收入的80%以上用于房租,而房子也许是所能找到最便宜的。租房者中有老人、残疾人、单亲母亲和一堆孩子、负有犯罪前科的、吸过毒或正在吸毒的人。他们住在这样的环境中:房子破损、肮脏,邻里暴力、毒品泛滥,他们为什么不能去好一点的地方?然而现实是这也许是他们所能去的最好的地方,有一个破破烂烂的房子,也比零下十几度露宿街头要好一些吧。

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避风港一样的象征,人们都想有个自己的住所,可以放松,可以逃避,可以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而不必被打扰。然而现实是“家”的重量把这些人压得喘不过气。

书中透出一个让人寒心的观点:贫穷是累积的,没有最穷,只有更穷,处境没有最惨,只有更惨。讽刺的是,一些人的贫穷却是另一部分人的暴利。而反过来,一部分人的暴利是以一些人的持续贫穷为代价的。

也许我们会说,犯罪、吸毒的人走到贫困这一步是咎由自取,但对于那些残疾人呢?单亲妈妈、老人、孩子呢?对于那些想要改过自新的人呢?贫穷使得他们不得不与毒品、犯罪为邻,而反过来,贫穷又滋生了犯罪。曾经因为交不起房租或其他原因而被驱逐的人,则会被打上驱逐记录的烙印,被迫搬迁不仅仅意味着无家可归,还要损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有工作则意味着再次失业。对于单亲妈妈,在压力、困境缠身下,甚至还要面临孩子被政府带走,补助终止的噩耗。在这样极端的压力中,许多人催生出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有的人被迫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的则染上了毒品,进而让自己的处境更为窘迫。

也许有人还会说,生存在贫困中的人是懒惰、不够自制、见识短浅,这是自己一手造成的。说出这些话的人往往不能从当事人的角度思考。困于贫穷的人谁不想向上呢?作为孩子的母亲谁不希望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获得更好的教育?但现实几乎断绝了他们的出路。永远有还不完的账单,永远被驱逐或正在被驱逐(常被驱逐的社区更难有归属感、责任感,这也导致了社区的暴力毒品不断——《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困于各种压力的人往往催生出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残酷的压力影响工作的状态,直至失业。在饥寒交迫、压力缠身的状态下也许一时冲动就走上犯罪或染上毒品。被驱逐与犯罪前科的记录,意味着更难就业,更难找到合适的房子,只能始终去往更加恶劣的社区,与糟糕的环境和罪犯为邻。那些贫困母亲的孩子则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接受最差的教育。

租房市场的歧视加剧了贫穷。租房市场存在各种各样的歧视,其中最为醒目的是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种族歧视使得黑人更难租到房子,无法融入白人社区,而黑人社区的状况可以用地狱来形容。有孩子的家庭将被收以更高的房租、甚至直接拒绝出租。女性、有孩子的母亲更容易被驱逐,也更难租到房子。失业、一无所有、流离失所、面临孩子被剥夺的处境,这些妈妈们自身本就处于崩溃的边缘,更别说给孩子给予足够的关爱和照顾。对于妈妈来说,往往还要面临家庭暴力等各种问题,后果却是女性遭到驱逐,而事实上法律并未站在保护女性的一边。男性常常要求通过帮房东打工以抵扣房租(尽管工资少的可怜),而女性这样的选择则更少。

困境恶化了人们的判断力。处于贫穷中的人并非甘愿“见识短浅”。这些人当中往往再接受一点帮助就能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然而现实是这些人还未获得帮助就面临更加沉重的打击,也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在长期的压力、困境中的人也和其他人一样,渴望哪怕一时的快乐和慰藉(因为压力巨大,而快乐实在是稀少,能不患精神疾病就很不容易了)。最恶劣的后果是吸毒和犯罪,有的则会选择“非理性的消费”。因为与花钱在偶尔的“小确幸”相比,省吃俭用一年却只能存下几百美元还要交给永远也还不完的房租的代价实在太大,而快乐却少的可怜。这些“非理性消费”的物品往往在房客被驱逐的过程中,因无法交付仓储费而面临被仓储公司没收、以天知道的价格拍卖掉或者毁掉的下场,这导致了进一步的损失和绝望。

不仅如此,对于这些深陷贫困的人来说,想要让自己的生活哪怕好上那么一点,就需要付出超出许多人的艰辛和极其强大的自制力,而考虑到本就处在其中的身心状态,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若没有外力的帮助,人们也最终只能自暴自弃。

有人会输是因为有人在赢。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曾写道,“任何一种状况会存在于世上,都只是因为这种状况的背后有人得到好处,而贫民窟就是这种经济剥削的结晶。”

对于这些房东来说,往往能从最贫困的人手中赚到最多的钱。这些贫困的人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如背景、种族、性别等)只能选择最差、危险的社区和房子,讽刺的是,这些房子的房租反而更高,因为人们没有选择。房东往往抬高房租,保证房客处于一定的欠租状态,而欠租意味着房客的话语权减弱,水管堵塞、漏水,房屋破裂、没有暖气,房东尽可以视而不见,还省去了维修的费用。若房客对现状不满举报,房东往往还能以欠租的理由将房客驱逐,克扣押金,与房东的损失相比,房客的代价则要惨重的多。不仅如此,房东还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驱逐房客,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就没有不能做的。被驱逐的人常常会投靠邻里朋友,而后果却是邻里朋友与其一同被驱逐。房客的法律意识淡薄,也无钱雇佣律师,在庭辩中几无胜算。房客省吃俭用、东奔西走凑得的房租却只能是房东收入的一个零头(房东名下往往有众多房子)。房客几乎处于极端贫困的环境中,而房东却赚的盆满钵满,房东的收入往往能高于房客几十、几百倍。

这不是几万人或少数地方的问题,这是几百万人乃至全美许许多多城市的问题,作者向我们指出,在这贫困的问题背后是极度的社会不平等和制度缺陷。本用于帮助穷人的社会补贴却沦为了富人、房东的福利,收入的微弱增加却永远也赶不上物价和房租的飞速增长,租房歧视使得许多人永远没有一个像样的家庭。

到研究后期,作者本人的精神状态也受到巨大的打击。被驱逐中的人的处境,我们只有设身处地才会理解体会,甚至让自己不堪承受,作者在后记中说到:

我觉得自己是个骗子,是个吃里爬外的家伙,我好希望有人能过来随便指控我做错了什么,我打算统统招认。看到大学聚会时放在我面前的一瓶酒,或是收到日托中心每个月寄来的账单,我都会下意识地想到这笔钱可以在密尔沃基变成租金或保释金。光是研究这些人的生活,就已在我的心上烙下痕迹,你可以想象这样的真实人生会有多么辛苦。

《扫地出门》折射出了相当宏大的问题,我在本文中也只能就自己的理解提到部分。这本书反映出的贫困和剥削值得我们深思,并不能因为发生在大洋彼岸而觉得不值一提,许多现象背后的原理与我们国家自身的困境是相通的。作为富裕、发达的美国仍然存在如此严重的社会现象,我们对待自己的国家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2

读《扫地出门》,很容易联想到之前读到的两本书:《布鲁克林有棵树》(贝蒂·史密斯)和《原生家庭》(苏珊·福沃德)。

图片

(左:豆瓣8.7,右:豆瓣8.3)

《扫地出门》中处于贫困中的人几乎无一不曾受到性侵、家庭暴力、父母不作为的影响。贫困、犯罪往往能从失败的原生家庭中找到影子。单亲妈妈们被父母、其他人性侵或者暴力,在极小的年龄怀孕,这些妈妈们选择的男友往往不负责任、具有明显的暴力倾向,这也正好印证了《原生家庭》中的观点:“共依存”人格的助人者心态。曾受到暴力的人更容易受到有暴力倾向的人吸引。缺失的家庭关爱和教育使得这些人在人格上有更多的偏差,进而影响个人的判断。被性侵的人留下的心理阴影也使得他们更容易走向吸毒和犯罪,人生路途更难掌控。对于处在有毒的原生家庭中成长的人,对人情、社会更加失望,也更难摆脱贫困的状态。

相比之下,《布鲁克林有棵树》实在是显得弥足珍贵,因为他让我们相信还有人坚持着,哪怕在最贫困险恶的状态下也要保持乐观,在最困窘的环境中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在最麻木、困惑的时候也不放弃教育和读书。这也让我越来越对这本书肃然起敬,对弗兰西一家越来越肃然起敬。《布鲁克林有棵树》的伟大在于给予许许多多在困境中的人慰藉、鼓励和感动,它就像在黑暗中微弱燃烧的一点火光,我们用手捧住生怕它熄灭,但我们相信它总有一天会成为熊熊大火,照亮一片黑暗。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Service ap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