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听到一个师兄和师妹A的谈论另一个师兄,大意是,大家觉得他是磨磨唧唧的人(并无恶意),师妹补充到:“就是说像个女生一样吗?”
我在一旁称量试剂,自然也听到一些只言片语,但这样的一小段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默默听着并不参与对话,不过心里有个小小的疑问,为什么磨磨唧唧的就能想到女生呢?我有点好奇,师妹A作为一个女生,会如何看待这样一个评价?
也是在相近的一段时间里,忘了是之前还是之后了,和一位同实验室的同学一起吃饭,我说:“我观察了后觉得,实验室里的师姐做实验都好麻利,比师兄麻利很多。”想到以前我在另一个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也是这么觉得的,带着我做实验的一位师姐就是一个说话简洁、干脆利落的人。
如果把这样的两件事加以比较的话,就会觉得这是相互矛盾的。如果说“磨磨唧唧的”就像一个女生的话,未免对女生太不公平了。这让我觉得,在性别上,有许多东西都变标签化了。有些词语应该是中性的,但特殊的成见让这样的词语更多的依附在某一性别上,甚至成为等同的关系。
我再举一些例子。比如很久以前看到厨房清洁剂的广告:妈妈的好帮手。(虽然厨房里大都是女性占主导,但这样的广告却像是在暗示说:这和爸爸没有关系)一次几个男生在讨论做菜的问题时,一位女生说到:你们男生为什么也要讨论做菜?一个男生回答:有许多优秀的厨师是男性。不过另外有一些男性则抱怨:现在的小女生居然会去喜欢娘炮?甚至有人担心:现在的男生越来越不够阳刚了。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读书随笔中说,要喜欢拜伦的作品,就要假装是个男性,因为他那“自我中心、虚荣自负”的性格,就像是恶棍和巴儿狗的混合物,没有哪个循规蹈矩的女生会喜欢的,然而几乎所有的男人都认为他是个英雄好汉,是个女人的征服者;“因为男人中的强者自以为自己也是这样,男人中的弱者呢,则对此无比羡慕。”(见《伍尔夫读书随笔》,文学与性别)在长期的历史中,社会规范大都由男性的制定,他们对于自己的性别过分自信,以至于以为自己懂得女性,是女性的引导者,另一些女性则接受了这样规范。性别认同一部分来自于生理的差异,而另一部分来自于社会给予的社会角色——男或者女的分工,这样的角色在社会中有其功能性,如男女婚配繁衍后代,男性适合工作、女性适合持家。超出规范之外的则视为反常,如同性恋者、或者社会分工的交叉。这样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男性与女性囿于各自的性别角色。
我对“小鲜肉”其实并无多大的意见,外表是否阳刚也不是一个关注焦点。即便长相“女气”也可以勇敢、坚强、执着、团结,况且,这些都是中性的词,与性别并无关系。即便最勇猛的男兵在战壕里也会想家,枪林弹雨的时候,也会思念家中的母亲和孩子。男性军人大概是男性中最符合阳刚气质的,但我们看到女兵时是不是应该说最像男性?我们更愿意统称男兵女兵为军人,因为他们作为军人的品质比男女的差异来的更为重要,这样的品质远超过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标签。
较适当的说,我是双性恋者……我喜欢电影《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或译《随风而逝》),而且我喜欢Leslie Howard,这个名字可以是男的或女的,非常中性,所以我喜欢它(Corliss,46)。
我觉得艺人做到最高境界是可以男女两个性别同在一个人身上的,艺术本身是没有性别的(注:见《盛世光阴》,页52)。
张国荣
张国荣在其后期因“双性”身份、“同性”倾向以及舞台上大胆的男扮女相、荧幕上“变动的色相,异质的身体”而受到媒体的抨击、批评甚至中伤,最后因无法忍受而留下令人惋惜的遗憾。(见《禁色的蝴蝶》——洛枫)在为张国荣所写的学术著作《禁色的蝴蝶》中,洛枫提到:
张国荣早在1992年的一个访问里已公开展示个人的双性倾向,尽管当时他针对的是电影角色的塑造方法与演出层次,但仍可印证他对性别二元对立的反抗意识。所谓「双性」取向,就是重新组合男女的性别特质,推倒男女界别的限制和框架,发挥两性以外更多元的性别空间,体现在张的身上,便是他在演艺领域上走入男女的身份,再走出规范,以惊世骇俗的姿态创造男性可以妩媚、柔美的形貌。法国女性主义论者凯莲·西苏(Hélène Cixous)在她著名的〈墨杜萨的嘲笑〉(“The Laugh of the Medusa”)一文中指出,「双性情慾」(bisexuality)是在同一个定点上拥有两种性别的特质,互不排斥,却共同体现彼此的异同,通过两种性别的复合,让身体、欲望与色性(sexuality)达到更和谐、丰富和敏锐的境界(341)。尽管西苏的理念只集中讨论「女性情慾」(female sexuality)的体验,但仍可用来转换阐释张国荣的性别越界,那既是一种多元性别的贯串、易位、铸炼和变形,亦是对身体和色性关系的颠覆、瓦解和重新构想。
如果说社会的约定俗成往往要求男性的特质局限於理智、专业、家庭和社会责任时,那么,(张国荣的)〈怨男〉企图突破的便是这些性别制约,男人可以如女人一样喜爱衣服、名牌及装扮自己,也同样可以感性地或性感地迷恋自我或他人……「深闺梳晚妆好叫你欣赏」、「怨男没有恋爱怎做人」、「传来迷迭香/太过易受伤只等待你领养/何以你忍心要我喜欢一场」,写出男性的柔弱、敏感、善变和等待眷顾的心情,男人也可以忧怨(或闺怨),渴望爱情,追求性别自由,这些形貌都与传统阳刚男人的造像背道而驰。
见《禁色的蝴蝶》
张国荣超前的观念,即使放在今天,也会让一些人无法接受。人类的品质,亦或者说是为全人类说共有的人性,是不分男女的。男性中可以具有阴柔的气质,而女性也能阳刚。男性能当护士,女性也能成为领导者。男性可以女相,女性也能男相。
在两百年前女性还被质疑在文学、艺术中的能力,而在今天看来就是个笑话。女性在科学、数理上也能和男性一样优秀,而女性真正缺乏的是社会环境的支持与关怀。伍尔夫也说,假如莎士比亚有个同样才华的妹妹,在当时缺乏教育和地位的环境中,是绝无可能出人头地的。男性自然也是可以追求美感的,也是可以敏感、柔弱的。颇令人疑惑的是,为什么男性在艺术上主导了那么多年,现在却又自甘“粗糙”呢?
近年女权主义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男女平权的理念除了付诸大人社会与政治,更应该伴随着社会男女角色的重构,加强在教育中的投入。《经济学人》( The Economist)有一个记录短片(The best place to be a woman?),谈论性别平等实行最好的地方。
Iceland has topped gender equality rankings for nearly a decade.
One of the secrets to their success? Start early. This kindergarten in the capital Reykjavik focuses on challenging extreme gender stereotypes before they take root in boys and girls. It’s a mission that’s led to the creation of 17 schools across this tiny country – all focused on developing a healthy balance of characteristics in both sexes. Girls and boys are separated to allow girls to nurture traits traditionally viewed as masculine, like being bold, independent, and taking risks. And boys are given time to learn traits traditionally viewed as feminine, like being more group oriented, empathetic, and caring – and the signs are that this is working. Research suggests that in later years children from this school have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gender equality when compared to children from other schools.
冰岛近十年来在性别平等排名中名列前茅。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尽早开始。首都雷克雅未克的这所幼儿园专注于在男孩和女孩扎根之前挑战极端的性别成见。这是一项使命,这个小国家建立了17所学校——所有这些学校都致力于在两性中建立健康的平衡特征。女孩和男孩分开,让女孩养成传统上被视为男性的特征,如大胆,独立和冒险。男孩们则有时间学习传统上被视为女性的特质,比如更注重群体性,善解人意和关怀——并且迹象表明这是有效的。研究表明,与其他学校的儿童相比,这所学校的儿童成长后期对性别平等有了更多的了解。
学校建立者说到:
for boys,for example, always being strong,always decisive,always taking charge…they will end up bullying,fighting, breaking rules…We do it with the girls as well,if you’re always helpful,caring,thinking about others…always looking at a friend for acceptance,you will have forgotten about yourself, We need to get away from the extreme qualities,we need to get more in the middle,all of us.
在冰岛,他们发现,儿童的早期教育是挑战性别偏见最好的时机,在这个时候,男孩和女孩的对于性别角色的观念尚未形成。教育的核心类似于中国的中庸之道,在两种性别之间赋予平衡的特质,女孩和男孩分开教育,让女孩养成传统上被视为男性的特征,如大胆,独立和冒险。男孩们则有时间学习传统上被视为女性的特质,比如更注重群体性,善解人意和关怀。受过这些教育的儿童与其他学校的儿童相比,长大后更能理解性别平等。
男性也好,女性也好,到头来也是自我认知的过程。
《亲密关系》(罗兰·米勒,丹尼尔·珀尔曼 著)中,性别差异一节有三个重要观点:
- 有些两性差异的确存在,但非常小。
- 两性性别内的行为和观点差异通常远大于两性之间的平均差异。
- 由于两性的行为和观点在正态分布上重合的程度如此之大,以致即使平均得分低的性别中也有许多人的得分高于另一性别的平均得分。 由于两性的行为和观点在正态分布上重合的程度如此之大,以致即使平均得分低的性别中也有许多人的得分高于另一性别的平均得分。
社会期望造成了性认同差异,性认同差异与性别(生理)差异不同,体现在社会性上,但人们常常将社会期望与性别差异混淆,比如,男性就应该有男子气:自信、独立、果敢、能干、好强,女性就应该有女人味:热情、敏感、感情丰富、友善。实际上,遗传的影响远小于在文化中的后天习得。男子气与女人味看起来像是个无法并存的词语,社会学家则更喜欢“工具性”特质来描述任务相关的“男子气”才能,用“表达性”特质描述与社交和情感相关的“女人味”。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正常的人是两者皆有的,只是程度上的差异。两种特质都是有价值的特质,对于那些过分偏向或者屈服于某一特质的人来说,必然失去了另一特质的价值。
同时擅长两种特质的人称为双性化的人。幸福、适应能力强、有效率和心理健康的人士通常都同时拥有这两组技能。统计学上表明,那些拥有满意、幸福伴侣的理想夫妻,他们的工具性和表达性通常都很高。偏向传统的人则会遇到许多麻烦,男子太彪悍、掌控,女子太被动与不自信,或者反过来,都不利于个人发展与人际交往,或者说不利于形成更加完整的人。
但现在的成见在于,人们常常对于那些不完全符合其”性别角色“的人施加压力。
妇女如果表现得如男人那般好强、自信,很容易被人认为霸道、无礼和“不像个女人”(Parks-Stamm et al.,2008),在工作中也更容易受到性骚扰(Berdahl,2007)。然而,如果性别角色期望有什么性别差异的话,那就是对男性的性别角色期望比对女性更为严格(Vandello et al.,2008)。女孩像个假小子,大家都不会放在心上,但是如果男孩子娘娘腔十足,大家就会很担心了(Sandnabba & Ahlberg,1999)。
——《亲密关系》
从女权主义或者性别平等的角度来说,大概除了权利、地位的平等自由外,还应包括对”工具性“特质和”表达性“特质选择的自由,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假如人们不再对人类共有的特质与生理性别的联系过分在意的话,男女平等乃至性向平等也许就真的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