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Record

推送前半部分是六月和七月看过的书,如果愿意节约时间,可以跳到中间开始看,也可以只看到中间。

June & July

如果要说我自己看后最想推荐给别人看的,首先是这两本:

1.雪国——川端康成

img

读完的时候不知道该说什么,盯着天花板倒是盯了很久,心里感叹竟然有这么美的小说。一口气看下来,洁白、宁静。

以前读过《边城》、《of mice and men》,虽然觉得美,但都不如《雪国》一样触动。

细腻、朦胧的情感游离在雪国的空气,我的灵魂被白雪浸润,心却和白雪一样清冷。

故事的细节里藏匿了许多心思,我心里为驹子感到可怜。作者何必从开始至结束,只为重复“不过是徒劳”,借着落雪写着虚无,让无论是书里还是书外想要用心的人,都不免感到绝望。

2.The Rape of Nanking : 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Iris Chang

img

Iris Chang 也许不太令人熟悉,但中文名“张纯如”一定许多人听说过,她的《南京大屠杀》最为国人所知。《The Rape of Nanking》是《南京大屠杀》的英文原版。很早以前知道张纯如,但并没看过她的书。上英美文学课的时候,王宁老师为我们准备了《The Rape of Nanking》的节选,当时的我很少读得这样认真,深夜躲在被窝里,打开台灯,小心的翻动材料。

历史是不能被遗忘的,为了过去的亡魂,为了我们今天,也为了未来。从可读性来讲这已经是一本优秀的书,而对于历史、对于人性的纪实、揭露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作者在叙事的时候努力保持克制,为了能让更多人读到,书中的句子简洁易懂,但又绝不会让人感到轻松。很难想象军人、城民被抛弃时走投无路的绝望,面对命运时表现得软弱无助,但也有人勇敢奉献。文明的外衣更是单薄脆弱,在秩序的崩溃下,只需轻轻一掸即可揭去,同样血肉的人成为不知懊悔的杀人恶魔,面对同类施以无法想象的虐待和暴行。

有时伤痛太过沉重,许多幸存者将经历隐忍一生,随着各自老去,能够讲述的人也越来越少。历史的产生与过程在人们的记忆里淡化了,更新、建设褪去了历史的痕迹,渐渐成为遥远的概念。为了曾经鲜活的生命、为了自身文明的伤痛,我们应该记住,然而还有一些人试图否认、抹去历史,我们更不能忘记。

3.他从凤凰来 : 沈从文传——金介甫

img

沈从文是一个很特别的作家,不是因为他实际只有小学学历。他那些记录湘西山水乡民的文学作品超越时间至今被人所喜爱,甚至为许多人创造了一个湘西乡土文学的梦。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沈从文几乎被世人遗忘了,有人谈起时,总说他的书没人读,不过近年来,人们对沈从文的关注越来越多。这个来自乡下的年轻人,一开始就是特别的,他有自己的文学追求,独行主流之外,夹在左翼右翼中间,也几乎没加入过什么组织。钱钟书说他有些自卑。沈从文的文学热情在48年后被压制,也曾绝望自杀(存疑),他的作品被抨击、长久埋没,但他选择积极的反抗,将创造的精力转向文化研究,隐没于人群,却实现了与他的文学作品一样高的成就。

这本书不仅是讲述沈从文的个人故事,更像一份文化研究。书中具有祥实的文献资料,描绘了湘西汉苗的文化、历史、地理与政治,为沈从文的成长、气质提供背景。书中也讲述了沈从文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帮助我们理解沈从文的作品,或是透过作品,更能理解沈从文的思想与追求,从湘西的民族文化中我们也了解到与沈从文文学作品的联系。

生活如果是诗,那么可以说,“苗族”作家沈从文坎坷的一生,真正浸透了苗族的诗意。他捍卫的最高理想并不像有些评论家说的那样,是什么象牙之塔,而是个人主义、性爱和宗教构成的“原始”王国,从政治上说,沈向往的也不是现代民主政治,而是“原始的无为而治”。接近这种文学禁区需要读者努力探索,但登上这座高峰只需要想象力,而不要什么学问。

(略)…

总而言之,沈从文对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教师、导师,他也对很多重要小说作家、诗人产生过影响,并且在40和80年代,影响过两代湘西乡土作家。他介绍过先锋写作技巧,并用本人例子说明,文学可以成为独立创作活动。

除了他的杰作《边城》和《长河》外,沈从文还以他的故事、人物描写、心理刻画、散文受到人们怀念,整体成就当然比分开部件大得多。40年代他就注意到,小说的趋势越来越长。后来的发展证实了他的观察正确;诗也越来越长了,但长并不等于深刻。沈从文特别推崇短篇小说。这是人们所忽视的他特别钟爱的品种。[8]

(略)…

沈从文牧歌式乡土文学的一部分魅力在于,它只写一个小小的、不难管理的世界。除了怀旧之情外,他心目中的中国实际上也是个小小的人口不多的国家,比今天我们看到的小得多。他的乡土王国,当时几个家庭就能管好,不像今天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工厂、矿山、一所大学。同样,他描写的文学这种行当,一定也非常融洽。比一般文学史所想象的要亲切得多,不用开什么作家协会,当时作家之间也有派别争论,但作家行当毕竟是个小小的脆弱社团。作家的命运并不值得羡慕。许多作家不得不改行。在那个时代改行之后,剩下来的作家连同他论战的对手在内,还在想念他们,因为作家毕竟都是作家,沈从文也不例外。(略)…

那么,湘西目前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当然,湘西依然还“落后”。虽然80年代已经建设了很多公路、电力厂,还有一条新铁路,正在改变自治州面貌,但在我到访的那会儿,前清以来的铁匠铺仍然叮当不停,跟沈从文记得的情景一模一样,[11]新的经济政策肯定会加快变化步伐,然而湘西在经济上仍然将被沿海地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超过。不管将来发展成什么局面,湘西旧社会的面貌与声音、恐惧和希望,总算在沈的乡土文学作品中保存了下来。别的地区却很少有这种福气。(节选自结尾)

不过我有一点想说…沈从文的文学功力估计是从写情书开始练就的。先是帮表哥代写情书,后来表哥很快就结婚了。他去北京考大学时候,虽然没考上,但得到了许多大学生的帮助,沈就靠帮他们写作业代写情书作为回报,写情书的能力就更升华了。他和张兆和的结合,情书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也想写写情书练练手了,不为别的,也为以后拐个女朋友作准备。

4.Quiet :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Susan Cain

img

有关内向的话题,一般都会提到本书或者书中的观点,可见本书是经典的。

我觉得它是一本科普性质的内向者生存指南,倒不是说要战胜环境,而是学会和自己相处,不必为内向苦恼,同时让内向的读者感到许多安慰和力量。这本书能让内向者理解自己,让外向的人理解另一个特质。

内向性格从基因决定,内向的人是高敏感的,对于同一样的事物往往想得更多,想得更深,外界的刺激较多时,也更容易受到困扰。在一个外向者主导的世界,人们倾向重视说的最多、说的最大声的人,内向者的声音时常不被听到,还有些时候内向被视为一种有问题的特质。外向的人从外部寻求能量,内向的人更愿意一个人独处专注,从自己的内心获得能量。

内向者的成长具有更多不确定性,如果缺乏合适的指导,比其他人更容易向坏的方向发展,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如果有合适的指导,也更容易比多数人发展得更好,走得更远。

对于内向的人,认识自己变得尤为重要,尤其在谈论不停的世界里,尊重自己的特质,理解自己的安静。内向者和外向者并不是孤立的存在,有人思想的同时也需要有人说话,虽然时有冲突,但也有互补。

内向并不代表社交逃避或者社交无能,也不是不愿说话,给予内向者热爱的事业(核心项目),掌握自我控制的能力,内向者也能在外向的世界里做的很好,甚至比外向者更能主动的表达。

内向者拥有珍贵的独处的品质,那些想精进技能的人,都要有能够和自己相处的能力。大多独创性的成就,并不是在一个集体互动的过程中产生,而是来自独处时的活动。今年的六级阅读里也提到,过多社交会遏制工作者的创造。

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亚当·凯

img

这是最近的新书,豆瓣上飙升至9.3,慢慢下降稳定在了8.9,不过我只愿意给8.5,因为觉得和《打开一颗心》相比,还差了一些深度。

这本书充满了英式幽默,有闲的时候随手翻开一两页,要不自觉会心一笑的。作者的妇科医生经历,心酸又好笑。还是向默默付出的医学工作者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我的应许之地 : 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阿里·沙维特

img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思考,一时半会儿可能说不完,所以只写一点点。以色列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家,国土面积只有江苏省的1/4,但却是中东唯一拥有核威慑能力的国家。它被喻为迷你超级大国,其创新能力世界瞩目,以色列在纳克达斯上市的公司数量超过全欧的总和。以色列以犹太人为主导,但实际上是个移民国家,它吸纳了大量西欧、中东、俄罗斯犹太人的移民,不仅造成了许多文化上的冲突,还产生了新的文化认同危机。

2000年前犹太人被罗马人驱逐出巴勒斯坦的土地,20世纪初的时候,散落世界的犹太人对自身的命运感到担忧,将最后的希望投向了上帝曾指给他们的应许之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矛盾很难解决。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的时候,巴勒斯坦人也已生活了2000年,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都称自己是这片土地的子民,都视耶路撒冷为自己的圣地。刚开始的时候两个民族幻想在同一片土地共处,以色列建国之初,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冲突已经越演越烈,阿拉伯民族意识觉醒,造成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不间断的相互屠杀,以色列担心自身的覆灭,选择了赶走巴勒斯坦人,造成数十万人失去自己的家园,但也促成了1948年以色列的建国。欧洲犹太人被欧洲同化,带着西方的意识形态回到阿拉伯的世界,并与上亿的阿拉伯人成为敌人。以色列时刻忧患着自身的存在,因为只要一有机会,周围的阿拉伯国家恨不得立刻抹去以色列,六日战争和赎罪日战争是很好的例子。这也形成了国家主动果断的性格,以色列不能承受任何犹豫、迟疑造成的后果。

这个由实干主义的、单纯的工程师们撑起的国家,专注于建设,但也在文化苦闷的同时走向了迷茫,需要更多富有远见的思想者思考事业背后的意义。在新时代成长的人们不再关心国家诞生之初的历史背景,抛开了过去的抉择和坚持,在国家内部产生了新的分裂。许多新兴的年轻人、艺术家们不堪国家的重负,选择了及时享乐和放肆,性、毒品成为一场又一场的狂欢。

正如副书名所说,以色列有着自身的荣耀和悲情,作者为以色列的未来感到担忧。

我未尽的苦难 : 欧洲难民危机全纪实——帕特里克·金斯利

img

一本书的篇幅组成的纪实报导。

少爷——夏目漱石

img

九个人——张新颖

img

反对完美:科技与人性的正义之战——迈克尔·桑德尔

img

最近看到很多网友对章子欣的家人抨击,感到心寒。有网友毫不客气地说,穷人就别生孩子,别祸害孩子,甚而不加考虑否定其家人的品行。我还不愿意细想,从某种程度上,我为能来到这个世上感到庆幸。但如果仔细想想,其实这个问题很复杂,甚至需要一本书来仔细讨论。迈克尔的书充满辩证,读者即使不能得出什么结论,但也足够引起许多思考。以前看过他的《公正》,谈到正义没有绝对,没有绝对正确的观点,无非是个人的信仰与选择,比如功利主义、自由主义、自由市场主义,还有的倾向于伦理道德的影响。随手点评的网民当然不会浪费时间长篇大论,但需要有钻牛角尖的人对此提出批判,多向“绝对”提出质疑。

假如父母有对自己的孩子基因改造的能力,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孩子会如何看待从出生就加诸在自己身上的选择?治疗可能的缺陷和增强某一方面的身体机能是否是同一性质的,又如何界定缺陷?如果天赋可以人为干预,对于其他人是否公平?如果允许基因编辑,又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开放?会不会富人的身体越来越超人,而穷人仍然没有选择,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是不是就应该被消灭,或者被剥夺生育的权利?话又说回来,穷人生孩子就一定是错的吗?

我认为这是我目前所欠缺的批判性思维,如果想要形成真正理性的人格,就应该多自觉做相关的训练。质疑网友倒是个不错的方式,就是可能会把自己气到吐血。

**在读:
**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汤姆·斯丹迪奇

img

从来如此,便对么——鲁迅

img

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Lori Gottlieb

img

如果一个心理治疗师病了,也需要另一个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二、**
**

很抱歉最近断断续续发了一些碎碎念,多数是自己的呓语,后来觉得没必要发出来,就都删掉了。因为都发一些很自我的东西,我也觉得并没为读者传递多少价值。许多时候发表后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发的东西,连自己都觉得有些厌恶。或者是,有时无所谓,有时厌恶,我也变得人格分裂了。不过不是厌恶写了,只是厌恶发了出来。六月份的读书记录断掉了,当时一直没有信心写下去。

这个公众号2016年12月的时候开通,一直没有写,多数时候是想不出自己能写什么。后来因为一些事把自己封闭了起来,看了一些书后,希望给自己留有一个缺口呼吸,于是觉得自己能在公众号里做点什么。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是一个心理阴郁的人(现在好像也没改变多少),有许多次都是书籍让我走了出来。在此之前,我很少坚持看书。从出生截至大二的时候,看过的课外书可能也不会超过五十本。所以我知道自己是很无知的,多数时候自己的迷惑、茫然、自负是见识太少,也可以说在有限的生活经验里是书看的不多,无人引导,深陷自己的愚昧而无法自拔。我往往在心理上走投无路时才选择向书籍寻求慰藉,后来看到某些作家的文字更觉得亲切。不过停止看书后,又渐渐感到自己腐烂,于是又是一个轮回。

我很庆幸当时看了许多足以改变我的书:《哲学的慰藉》、《亲密关系》、《布鲁克林有棵树》、《挪威的森林》、《River Town》、《The Alchemist》……

我对世界充满疑惑,又总是想不通。我当时觉得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下去了,就决定做好坚持读书这件事,还因为除了这件事,其他事很难让我保持情绪稳定,也觉得如果连这一件都做不好,自己就没救了。有时很怕自己情绪无法掌控的时候走向极端。

公众号的说明一直没有改:阅读能改变人什么?这是我对自己的疑问。我想知道,阅读是否真的会改变我什么,它能对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一个长期的疑问,也是一个长期的实验,没有确切的答案,也没有结束的时候。

随着阅读量增加,看到令人激动的段落就想贴出来。也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刚开始只是纯粹的书籍分享,后来觉得应该写更有价值的读书笔记,再后来想发表观点、经验或者记录一些纪实性的文字、照片。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博客,是区别于朋友圈的地方,但仍然个人化,不管形式如何,应该有超越时间的性质。不过现在似乎有点偏离了,自己也觉得有点像第二个微博或者朋友圈。

我有时也在纠结是否应该发表太自我的文字,一方面觉得公众号本就是因自我而产生的,并不抱有特别的目的;另一方面又觉得应该对读者负责,钱钟书有说过:鸡蛋好吃就行了,何必关心下蛋的母鸡。我如果发表太多私人、自我的东西,不仅有自恋狂的倾向,还可能有一些暴露癖。此外还怕浅薄。如果有一时的灵感,要经过推敲后才有见光的可能。每次发表后我都想,自己应该晚点再发,或者别发出来。我虽然不应该为担心浅薄而选择一言不发,但应有避免浅薄的自觉。不过如果浅薄是自己现在的样子,也不必一蹴而就装深刻,还是诚实一点就好了。

村上春树有一篇短篇,谈到人为何物。主人公很惶恐,他感到自己如果被剥去了身份和地位,可能什么都不是了。就像纳粹时期集中营里的犹太人,无论曾经多么高贵、富有或是贫穷,各自被剥夺了身份标签后,却都穿着同样的囚服,这个时候该如何审视自己?突然提到这个,是我对自己和公众号也有同样的想法。我希望自己写出的文字纯粹一些,至少是就事论事的,读者读及文字时并不在乎是什么样的人写的。除非基于特别的角度,我并不希望给人先入为主的导向。虽然无法避免阶级背景决定意识形态,但至少阅读时不会因为外在的装饰而对本质产生误解。

有一次做了许多题后,闲下来对着几个建筑物作胡思乱想。我想到自己的心理变化和同时期的文字是差不多的,是渐渐从Thinking到Feeling的转换,这就好比从议论文过渡到散文,一个在于逻辑、观点、效率,另一个在于美学、感受、体验。也有点像之前理解两性时提到过的“工具性”特质和“表达性”特质。我感到两者相互融合有些吃力,还不能在感叹造物之美的同时想解一道微积分题。不过两者确实都很重要。没有了感受,则近似于死板;没有了思辨,则无限接近愚昧。我现在的问题或许是太倾向于感受,而不愿思考,甚而缺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近看了一些人的独立博客后,渐渐感到境界的差距,差距是三个方面的:知识储备,思维深度,写作能力。回过头后我开始觉得自己臆想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比如“我觉得”就出现太多次了,虽然乍一看仅是表达个人感受,但缺少论证的支持。我极有可能因为太专注一句话,而不加怀疑的以为这是真理,虽然我刚说的这一句也是基于经验而缺乏论证。

最后是关于读书,最近也有一点反省。读书可以开阔眼界,但也会局限自身。如果读书的过程带有思辨、批判的导向,也许就越读越开了;但如果只知一味吸收,甚至各种图书自相矛盾也不以为然,也就越读越死了。对待读书也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读书不过是一个爱好罢了,就像有人喜欢打羽毛球,有人喜欢画漫画;如果仅仅因为自己读了一些书而沾沾自喜,甚至产生优越感来,则是自恋自大。此外书也有其局限性,还是应该多看看,多走走。读书并不是求知的唯一途径,更不是生活经验的唯一来源。

去年12月在图书馆一个朋友关注我公众号的时候,公众号的关注者有22名,到现在,刚好翻了一倍,45名。我还是挺吃惊的,因为大概有一半的人我并不认识,读者的版图正好占了鸡胸和鸡翅。公众号一开始也没有打算让许多人看到,名称暗示自己始终是边缘的存在。最开始更像是自说自话,现在有人关注后反而感到有些压力,有时我忍不住去想,为什么关注又为什么离开?虽然我的公众号仍然个人化(更像是私人博客),但还是希望能为读者负责,传递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或许我以后还会发表一些偏向自我的部分,但不会推送出来。我感到心灵萎缩,更怕因此影响了别人,说来好笑,我把自己也取关了。太宰治因为把人性柔弱的一部分展示出来,反而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共鸣,但我没有自信这么做,也没有太宰治的才华。

之前的日志发了又删掉,发了又删掉,有点任性,所以这次重新一起发出来。我也忍住对自己的嫌恶,不删掉这篇作文。

凡是文字,都带有与人交流的初衷。只要知道有人写,有人看,就会减轻许多孤独感,甚至有种同谋的感觉。我有很多东西还想好好写写的,不过有点担心时间来不及了。因为学业压力和现在的心理状态,我可能会安静很长一段时间。

过去一段时间里谢谢各位的陪伴。我不会离开的,但可能会晚点回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Service ap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