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我还在南京,我想多了解她一些。
今天想解锁南京的新区域,于是翻了一下之前做的打卡表格,1865创意产业园看起来好像还行,备注里建议带上相机。
快到产业园的时候,第一次在南京看到市区里的铁路。我发现,有铁路的地方路牌都不一样了,路标有黑白的斑马纹,还有一个大叉。火车到来之前,警示声开始响,铃铃,铃铃,铁路人员拉起路障,围住铁轨的两侧。路人和车辆渐渐聚集,警示声依然会响很久,却不见火车来。2008年有一起严重的事故,现在这样是为了保险吧。离铁路两侧最近的十字路口也红灯了,这是我遇到过的最久的红灯了,感觉上起码有10分钟,一辆公交车很不幸被停在路口,司机师傅直接下车来,在路边抽起了烟。我被夹在了铁路边等绿灯,在一个小房子边老是闻到死耗子味,我找了好久也没找到死耗子,但我发现我正对着洗手间的窗口。哇,什么洗手间会这么臭?居然会有死耗子的味道。火车最后还是来了,是一串绿皮火车,我看到了窗帘后的硬座,只穿过几节就没了。尾巴刚过,就匆匆拉开了路障,路人涌动,这个结尾颇有些轻描淡写的。
创意产业园有点无聊(对我来说),这里的原身叫金陵机器制造局,和江南制造局一样也是由李鸿章创办的。原来的青砖造库房做的非常高大,现在改造后外包给一些文创公司做工作区,我看到有搞摄影的(一条玻璃长廊里的闪光灯闪个不停),做设计的,做建筑设计的(下图就是)。一些保留完好的路段上种植直挺的水杉,外墙上还有报废的陶制路灯。偶尔可见上个世纪的红色标语,不远处老年东方红合唱团在唱红歌,一位骑自行车的大妈路过,哼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小调。
然后我拐着拐着就走出了产业园,查看地图的时候突然发现报恩塔就在旁边。对,是那个报恩塔,那个每次专业实习离开市区时坐在大巴上右转头从窗户看去远处闪闪发亮的却说不出名字的玻璃塔,噢对了还有旁边一眼就看到的明城墙。每次在大巴上看到的时候,心想这里说不定是个好地方,以后会来看看,还特别打开地图标注了星星,but后来就忘了,还觉得在汽车上看到的来一趟说不定多麻烦。但没想到现在就在眼前。我怀着激动又有些伤感的心情,主要还是激动的心情,去售票处看了看。
不过看了一下票价,就被劝退了。
我蹲在马路边,怅然若失,滑滑地图,还想搞点什么。又发现旁边还有一个有点冷清的明城墙。来都来,不看看吗?城墙看起来有点寒碜,还要收50元,不过马上就觉得这是最值的50元。
想起大二的时候,和一个女同学做完实验路过鸡鸣寺的城墙,同学说上城墙看看?我嫌30元太贵拒绝了,唉,真是小家子气。
眺望城市我才知道,南京的内部可以这么不同。
西方的城墙边上,是南京最老也最破的街区之一——六角井,南京的活历史就在这里,这个历史是属于新老一辈南京土著的。新建筑和老房子交替,二三楼的楼顶上,有人养着鸽子,另一处的平房顶则晒着各式颜色的衣服和床单。电线在人家的头上传来传去,红瓦下的窗户边堆放着花花草草,院里的树木轻易冒出了瓦顶,有老人坐在树边休息,而东边的红领巾们已经放学,沿着屋顶下的间隙就快到家。顺着城墙再往前走,可以看到被围墙挡住平时在路上看不到的地方,原来是一大片荒废的空地。青砖遗迹的背面,长满了杂草,几条野狗在草场里奔跑嚎叫。旧房子旁边的空地,居然被老人做成了一个巨大的菜园,还有一些鸡在啄食。我从城市的表面看去,是根本想不到的。
以中华门为界,走在东方的城墙上,我惊讶的发现,老门东就在旁边,俯瞰的角度又是多么不一样。一眼望去的青砖黑瓦,颇有些老北京城的味道(从《邪不压正》里看来的),整洁有序,和六角井完全不同。「老门东」我估计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更好玩的是,景区旁就是一个小学校,一群小学生们正叽叽喳喳跑出校门,在古朴的建筑旁奔跑简直充满喜感。
在城墙上发呆的时候,我收获了一个小意外。我又听到了汽笛的长鸣,还有铁轨的晃荡声,声音的方向来自不远处的铁道。我现在更加觉得了,半夜常常听到的汽笛声,说不定就是火车的声音。查了资料后知道,汽笛的频率很低,足以传得很远。深夜,火车在熟睡的城市里穿行长鸣的时候,总让人想到还有未睡和远赴的人。
博主是在南京上大学吗?有空出来面基啊哈哈哈哈,都把相机带上 |´・ω・) ノ
已经工作了哈哈,面基可以啊
约个时间呗哈哈哈哈